通灵宝玉既然是变幻的物件,那它究竟是什么呢?有人说它是传国玉玺,真是这样吗?其实它身上的确有印章的基本特征。
通灵宝玉是女娲炼成的补天石,“补天”具有稠密的神话颜色,也具有稠密的封建君权思维。封建社会,帝王授命于天,贵为天子,奉天承命;士大夫担负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重担。古代“玉”是天命的标志,权利的标志,变幻而成的通灵宝玉,可了解成一块通天石,暗含着国家的任务、宗族的职责。
癞头和尚给予的通灵宝玉,给贾宝玉带来了闪亮的光环。他尽管年纪尚小,但俨然是宗族的中心人物,家中上下老少都围着他转;他不是宗族中心,但胜似中心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通灵宝玉也相同,它给贾宝玉带来了荣耀,也带来了种种烦恼、苦楚和压力。
所以,年少的贾宝玉对通灵宝玉动不动就大不敬地摔砸;表面上看他抵挡的是金玉姻缘,是一种泄愤行为,实质上是对自在、爱情、抱负的寻求,是对通灵宝玉带来的尘俗烦恼的抵挡。终究两人的婚姻悲惨剧,都是通灵宝玉惹的祸。
第八回说得了解,宝钗选秀失利后,急着要细细地赏鉴一下通灵宝玉,贾宝玉便从项上摘了下来,递在宝钗手内。宝钗托于掌上,“只见大如雀卵,灿若明霞,莹润如酥,五色斑纹缠护”。看,它的体、色、质、文,一望而知。其间“莹润如酥”,也便是说质地细腻,温润如酥,既润又透,这正是上好印章质地。
我国自古以来,从官署官吏到布衣大众,不管官印仍是私章,都是权利、位置、身份和凭信的标志,也是社会活动和咱们正常的日子中必不可少的信物。印章是中华文明的结晶,古代印章原料以铜、玉为主,玉为最佳。古印章中玉石种类十分之多,仅寿山、田黄、鸡血等上乘种类就有上百种之多。
一般来说,衡量印章石质有三点:一是色泽要美丽鲜艳、亮丽抢眼;二是质感要好,契合“细、腻、温、润、结、凝”之“六德”;三是产值要稀疏、表面特别,如上品鸡血等,这三点通灵宝玉都具有。
第八回用宝钗的双眼鉴赏了通灵宝玉,它的正面有“莫失莫忘,仙寿恒昌”八个字,不和有“一除凶恶,二疗冤疾,三知祸福”十二个镌刻篆文字,笔迹过于微细。篆体字通常是印章用字,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印章,大多是出土战国时期文物,印文笔画都细如毫发。
通灵宝玉上的“仙寿恒昌”四个字,似曾相识。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,也镌刻了八个虫鸟文篆书,曰“授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。一起,宝玉喜爱找姑娘们讨胭脂膏子吃,也可以了解是幻相,由于通灵宝玉是个印章,印章要吃印油才干发挥作用,印油通常是赤色的。
书中对“通灵”二字的解说有两处。第一回:谁知此石自经训练之后灵性已通又第二十五回,贾政告知一道一僧,通灵宝玉上面说能除邪祟,谁知竟不灵验。那僧道:只因他现在被声色货利所迷,故不灵验了。咱们持颂持颂,只怕就好了。由此可见,所谓的通灵,是指“一除凶恶,二疗冤疾,三知祸福”。
印章是权利的标志,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深层文明结构里,等级次序赋予了权利无量的魅力。书中被宝玉再三讨厌的“禄蠹”,其代表人物便是贾雨村,这类人一旦具有了权利,就居高临下,表面光鲜,趾高气昂,凭仗手中的权利,呼风唤雨,洋洋得意,看着身边人卑颜奴膝,百依百顺。对他们来讲,权利或印章是“吉祥物”“百宝箱”,可以除邪祟,疗冤疾,知祸福。贾宝玉对这一切却嗤之以鼻、乃至疾恶如仇。
关于“通灵宝玉”,第八回有诗嘲云:“女娲炼石已荒诞,更向荒诞演大荒,失掉鬼魂真境地,幻来亲就臭皮囊。”这几句诗,用讪笑的口吻告知人们,贾宝玉佩戴的“通灵宝玉”,演绎的是个奇幻故事,奇幻得近乎荒诞。
诗的最终两句:“白骨如山忘姓氏,无非令郎与红妆”。【甲戌侧批:批得好。末二句似与题不切,然正是极恰当语。】印章便是权利。古今来往,不管皇室后代,仍是底层官吏,为了权利,你争我夺,不吝刀光相见,尸横遍野,举目皆是。脂批提示“极恰当”,可见这句诗词很要害,点中主题:多少白骨如山的厮杀,忘却姓氏的抢夺,无非是为了权利和美女。
作者只怕读者不了解,又直接让石头开口说话了,告知人们:那顽石真体很小,镌刻的文字过于微细,现按其方式图样扩大,使观者便于灯下阅读,看清笔迹。【甲戌眉批:又忽作此数语,以幻弄成真,以真弄成幻。真真假假,任意游戏于翰墨之中,可谓奸刁之至。作人要老诚,作文要奸刁】。
石头的这段话和脂批,进一步提示读者,通灵宝玉仅仅幻相,是作者行文的奸刁之处,读者可肯定不能信以为真。所以,归纳各式各样的要素,通灵宝玉是一枚变幻的印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