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脚下的雷家冲,盛传抗日英豪胡甫乔被日寇活活剐了7天,终究勇敢献身的悲凉故事。
关于这段往事有多个版别撒播,胡甫乔到底是哪里人?终究在哪里被害?他的实践身份是什么?议论纷纷。
带着这一连串疑问,咱们来到抗战期间原湖南省(工)委机关所在地睦邻堂,打听到胡甫乔次子胡秋和尚在,住在女儿胡琼家里,当即前往看望。
胡秋和白叟患尿毒症多年,他只记住曾在双峰县梓门桥镇街埠头村马弯子坳住过。3月20日上午,咱们驱车前往,一路看望了坐落光亮村刘家铺胡甫乔故居遗址,及后来胡家租住过的街埠头马弯子坳。
咱们找到了胡甫乔被侵华日军残暴杀戮的雷家冲彭家屋场。看容貌,屋场曾是大户人家,一根屋柱上藏着许多锈迹斑斑的铁钉头。屋前有口水塘,左边10米独立着一棵合抱粗的金丝楠树,枝繁叶茂。咱们还找到了年逾九旬的知情人曹阳华和黄厚明,两位白叟含泪叙述了胡甫乔遇害的进程。
本年91岁的曹阳华白叟,曾是胡甫乔的学生,与先生长子胡秋江(1934年2023年,1951年入伍,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下一任中国人民某部营长)同窗。曹老也是退役老兵,虽年事已高,却体魄健康、声如洪钟,说起往事思路清晰,如数家珍。
胡甫乔先生中等身段、文质彬彬,常穿蓝布长衫。先生祖居永和村胡家湾(现属街埠头村),在邻村刘家铺开了个伙铺(旅馆)。先生文采极好,会说日语,算盘珠子打得响当当。
先生家道富裕,育有三男三女,次子被侵华日军杀戮,后来两女夭亡,仅长女云香和两子秋江、秋和成年。假如不是侵华日军烧杀抢掳,一大家子将团团圆圆其乐融融。
1944年新年刚过,侵入双峰的日军在铃子山一带掠夺时遭到抗日装备埋伏,由掳来的两个民夫抬着一名伤兵沿潭宝路赶往永丰。那两个民夫,一个是织匠彭加谷,时年15岁,个子虽小,但机敏活络;另一个是左爱堂,时年26岁,长得高大威猛,他家小店肆被侵华日军一把火烧个精光,对日军咬牙切齿。
俩人抬着日本伤兵到了香铺坳,托言抄近路离开了日军部队,路过堤塘时,将伤兵连同担架一同抛进塘中。不料昏倒的伤兵被冷水泡醒,鬼哭狼嚎般大叫起来。左爱堂见状猛地拿起上了枪刺的三八大盖对着水中鬼子一阵猛刺,伤兵一命呜呼。随后俩人拿着伤兵的和头盔一路飞跑到测水河滨,连夜过河,将东西交给了彼岸的抗日游击队。
第二天,日军张狂报复,大举搜捕“抗日分子”,烧杀抢掳,恶贯满盈。胡甫乔和街坊胡印堂(当天被杀戮)在刘家铺被抓,鬼子从胡甫乔身上搜出了20张“难民证”。
据胡甫乔妻弟黄锡清(1913年一1999年,地下党员,铃山村人)后来介绍,这二十张难民证,是为了便利地下党活动,胡甫乔想方设法才弄到手的,其时湖南省工委机关还荫蔽在睦邻堂,省工委正方案将一批地下党员转去延安。
日军抓到胡甫乔这条“大鱼”,试图顺藤摸瓜。他们把胡甫乔押往湘乡大本营,先是威逼利诱,继而严刑拷打,但胡先生一向没有吐露只言片语。不意料一个表面文弱的教书匠却是如此硬骨头,日军无计可施,终究恼羞成怒,将胡先生押回街埠头,绑到雷家冲彭家大屋门前的屋柱上施以碎剐之刑。曹阳华白叟回想起来,至今心有余悸。日军心狠手辣,胡甫乔被摧残了七个昼夜,鲜血把屋前池塘里的水都染红了。1944年正月十二,年仅三十九岁的胡甫乔先生被日寇活活摧残致死。先生的惨死成了胡家人和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痛,尔后彭家老屋一向无人寓居。
侵华日军的意图,一是想引蛇出洞,诱出地下党和抗日游击队;二是想用惨绝人寰的酷刑炸毁先生的毅力,逼他招供求生;三是想迫使先生的亲属出卖同胞。
但是,胡甫乔之先生和他的家人以民族大义为重,将个人的存亡置之不理。敌人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,他们轻视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、舍生取义的革命毅力。
胡甫乔一向没有供出那20张难民证的来龙去脉,敌人未从他身上得到任何有用的线名杀敌勇士的下落,荫蔽在离雷家冲不到3华里的睦邻堂湖南省工委机关也安然无恙。
胡甫乔被捕后,他8岁的儿子出门寻父遭受日军,慌张中钻进街埠头集市一张屠桌底下,遭日军枪杀。据胡甫乔大儿媳杨宣玲叙述,胡家共有六位亲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。
胡甫乔遇害后,胡家在刘家铺住不下去了,其妻黄银秀带着五个孩子在街埠头马湾子坳舍屋(租屋)寓居,不久2个小女儿夭亡,大女儿因思父心切变得痴癫。年逾九旬的马弯子坳街坊黄厚明白叟回想说,黄银秀常常梦见一身血污的老公回来,3年后黄银秀忍恨病故,逝世时肚子肿起老高,不到4岁的细崽扑在妈妈身上边哭边摸要吃奶,其情之惨,人见人哭。
乡亲们将胡甫乔先生安葬在睦邻堂邻近的胡家湾烂草冲,墓园坐西朝东。他长逝在美丽的测水河畔,一向守护着睦邻堂,每天听着测水河淙淙水声,看着向阳从东方升起。
作者简介:郭永祥,笔名东郭,又叫半斗翁。娄底市作协会员,双峰县作协会员。有著作见刊于《新湖南》《乐龄悦读》。